

突破 DC 用家升級 DSLR 的障礙
真人真事,話說筆者的朋友想買相機,又羨慕單反的反應高速與細緻畫質,一心諗住買機。誰知到連鎖店試玩一下,不僅被滿佈機身的按鍵嚇得手足無措,更被售貨員的專業解說嚇親,最終竟然買了部 Canon G10 回家。想來,由 DC 過渡至 DSLR,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;Sony 正鎖定這群潛在市場,推出了 A380 與 A330,由機身的按鍵佈局至選單設計,都以入門用家而設,作為 First DSLR,相信是最佳的選擇。
似足 DC 的按鍵設計
市場上的聲稱 User-friendly 的入門 DSLR 不知幾凡,但真正一玩就上手連說明書也不必看的,似乎只有 Sony A380 與 A330 才做到。看機身那簡潔得驚人的按鍵佈局,大部分都置於機背左面,令用慣了 DC 的用家,無疑有一種熟悉感,不必被大量功能鍵嚇怕。

▲Sony A380

▲機背的按鍵意外地少。

▲按 DISP 即可以切換介面的顯示方式。

▲要 Live View 或 透過觀景器拍攝,一啪即可轉換。

▲轉盤具有多種場景模式。

▲機身可以設定手動或自動對焦。

▲其實比介面和設計更吸引的是,Sony 終於肯用 SD 做儲存媒體,用家不必另外買 MS Duo。當然舊機用家,還是可以用 MS Duo 的。此外上方可以看到 HDMI 介面 。
圖形化的操作介面
然而按鍵少了,操作會不方便嗎?其實不會的,用家可以在它的 2.7 吋 LCD 中,看到圖形化的選單。在快門一項中看到跑步與站立的人仔,好讓你知道拍攝動態或靜態相時該選甚麼快門;光圈一項中的山形 icon 由濛至清,表現了不同光圈的景深效果,讓用家按圖索驥。加上操作介面設置有多種語言的 Help Guide,令原本艱澀的拍攝設定,一下子簡化起來。當然,如果你自覺程度已夠,不需要這些的話,按一定 Display 鍵,就可切換回原本的標準拍攝介面。




▲圖像形的介面,把複雜的光圈快門概念具現化,清晰易明。用家可以自訂四種背景顏色,粉紅色當然是想吸引女孩子啦!


▲按 DISP 即可以切換為傳統的介面,顯示更詳 ▲每項模式和設定都有說明,幫助用家了解如何拍攝。
細的拍攝資訊。


▲選單介面 ▲支援繁、簡中文
半下對焦的 Live View
既然是入門機,自然少不了 Live View 操作(相信這也是香港 Sony 沒有引入 A230 的原因,無 Live View 點吸引到 DC 用家呀?),A380 與 A330 承繼上一代,展現出最接近 DC 的拍攝體驗,用家只要啪 Live View 掣,就會轉換為即時取景模式,加上在 Live View 過程中按半下已可即時對焦,拍攝過程與 DC 毫無二致。此外其 2.7 吋螢幕可作向下 55 度和向上 135 度反芒,影相時不論高抄低抄也可以企定定進行,如此一來你就不必像金紫荊廣場的遊客般,用各種騎呢姿勢也才影到相。

▲向下 55 度反芒。

▲向上 135 度反芒,低抄影寵物更方便。

▲Live View 介面。右下角像手機訊號的圖示,
表示了相機的晃動情度,愈來就愈容易手震。
Sony A380 重點特色
● 1420 萬像素 APS 尺寸 CCD 感光元件
● BIONZ 數碼影像處理器
● 感光元件除塵系統
● 翻轉式 2.7 吋 LCD 螢幕(23 萬畫素)
● LiveView 即時預覽模式
● 9 個自動對焦點
● DRO 動態範圍提升功能
● SteadyShot 感光元件防手震,能支援所有類型鏡頭
● 光景窗視野率 95%,放大率 74%
● HDMI 輸出
● BRAVIA 同步功能
● 支援 SD / SDHC 與 MS Duo 雙插卡
● 體積為 128 x 97 x 67.5mm,重量 490 公克
六月上市
A380 與 A330 的主要分別只是像素,A330 為 1020 萬像素,A380 則有 1400 萬像素,兩者均具有單鏡套裝(DT 18-55mm f3.5-5.6)和雙鏡套裝(DT 18-55mm f3.5-5.6 和 DT 55-200mm f4-5.6 SAM)發售,A330 將於六月上市,A380 則要等到七月。還有一枝輕便外置閃光燈 HVL-F20AM,具有活動設計可作跳燈使用,同樣在七月發售。此外 Sony 亦發表了一枝 DT 50mm f1.8 SAM 定焦大光圈鏡頭,以及 DT 30mm f2.8 Macro SAM 微距鏡頭,分別於六月及十月上市。多款產品的售價均未定。

▲香港的 A330 沒有推出美國發表的古銅色版本。

▲不像一般單反的仿皮革手柄,A330 採用了仿織紋設計,防滑效果更佳。

▲機背佈局和 A380 一樣。

▲A330 同樣具有反芒設計。

▲A330 一樣支援 SD 卡,保護蓋為趟門設計。

▲機身右側外觀

▲機身上方外觀

▲HVL-F20AM 外置閃燈

▲ DT 50mm f1.8 SAM 大光圈鏡頭

▲配合新版 Alpha 系列,新增了多種時尚配件可選購。
Sony A330 重點特色
● 1020 萬像素 APS 尺寸 CCD 感光元件
● BIONZ 數碼影像處理器
● 感光元件除塵系統
● 翻轉式 2.7 吋 LCD 螢幕(23 萬像素)
● LiveView 即時預覽模式
● 9 個自動對焦點,中間為十字對焦點
● 連拍速度每秒 2.5 張(LiveView 模式每秒 2 張)
● DRO 動態範圍提升功能
● SteadyShot 感光元件防手震,支援所有類型鏡頭
● 光景窗視野率 95%,放大率 74%
● HDMI 輸出
● BRAVIA 同步功能
● 支援 SD / SDHC 與 MS Duo 雙插卡
● 採用 NP-FM500H 鋰電池,約可拍攝 510 張(LiveView 約 230 張)
● 體積為 128 x 97 x 71.4mm,重量 490 公克
A380 試拍
筆者以 A380 試拍了一些相片。以 DT 18-55mm f3.5-5.6 Kit 鏡拍攝,可能是天陰的關係吧,效果與 2.7 吋螢幕觀看時相比稍為 under。成像的線條銳利,只是暗位可以看到有輕微雜訊,這點和上代差不多。
▲1/200s.f11.ISO100 ▲1/60s.f11.ISO400
▲1/250s.f6.3.ISO100 ▲1/100s.f7.1.ISO100
▲1/100s.f10.ISO100 ▲1/60s.f8.ISO100
▲以內置閃燈試拍,閃燈輸效果柔和,恰到好處。
1/125s.f9.ISO100
▲以 DT 50mm f1.8 SAM 定焦鏡頭試拍。
1/2000s.f1.8.ISO100
總結:
作為上車的第一部 DSLR,A330 與 A380 的確很適合入門用家,至於選擇哪一部好?筆者會偏向 A330。因為十個 DC 用家,九個都是在螢幕睇相,沖印成大尺寸相片的,實在少之又少,更何況 1000 萬像素打印 A3 相片也都夠用,實在沒有這個必要。再者觀乎美國售價,A330 KIT 定價 650 美元(約 $5040),A380 KIT 定價 850 美元(約 $6590),兩者相差千五元,作為入門機,還是慳回那些錢買鏡頭好過。當然,如果你認為有總好過無,千五元相差 40% 像素其實好抵的話,選擇 A380 當然也屬正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