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▲Panasonic DMC-GF2
Panasonic Lumix DMC-GF2 |
||
型號 | Panasonic Lumix DMC-GF2 | |
感光元件 | M4/3 規格 1200 萬像素 Live MOS | |
影像引擎 | Venus Engine FHD | |
感光度範圍 | ISO 100 ~ 6400 | |
錄影 | 1080i @ 60 FPS、720p @ 60FPS (立體聲 + AVCHD 編碼) |
|
螢幕規格 | 觸控式 3 吋 46 萬像素 LCD | |
超解像技術 | 有 | |
快門速度 | 60 秒至 1/4000s 秒 | |
連拍速度 | 每秒 3.2 張 | |
內建閃燈 | 有(GN6) | |
儲存媒介 | SD、SDHC、SDXC 記憶卡 | |
HDMI 輸出 | 有(1080i) | |
電池 | DMW-BLD10PP 鋰電池(1010mAh) 每次充電可拍攝 300 至 320 張 |
|
機身款式 | 黑、白、紅、銀、粉紅 | |
體積 | 112.8 x 67.8 x 32.8 mm | |
重量 | 約 265 公克 | |
搭配鏡頭 | 14mm F2.5 或 14-42 OIS (將提供雙鏡組) |
|
3D 鏡頭 | 支援 | |
售價 | $4990(淨機身)、$5990( GF2 + 14mm F2.5 定焦鏡)、$6990( GF2 + 14-42mm + 14mm F2.5) |
細足兩成
對 GF2 的第一印象,就是覺得它是衝著女生而來。上一代的 GF1,雖然機身比單反小巧得多,但女生拿著的話,仍會覺得稍稍大了一點,所以 Panasonic 銳意在體積方面作進一步微型化改良。從早前的試玩的比較照片,雖然比起 GF1,GF2 的重量只輕了 7%,但是它的機身體積細了近兩成,成功瘦身的它讓女生覺得更好拿,對於男性用家來說,反而稍稍太細了點,手指尾會懸空。

▲搭配 KIT 14mm F2.5 餅乾鏡頭的 GF2。

▲與 GF1(右)相比,GF2 的機身明顯小巧一些。

▲男生握機時尾指會懸空。
弧度手柄
不過 Panasonic 在設計上也有貼心的地方,機身正面的手柄雖然不太凸出,但是那個弧度設計,剛好讓中指能貼緊機身,所以不論男女用家都可以穩握持機拍攝。加上五種顏色機身選擇,相信不論男女用家都會找到喜歡的配色。

▲具有弧度設計的手柄,持機時中指剛好可以緊握機身。

▲五種顏色的 GF2 可說是大包圍,迎合不想喜好的用家。
Full HD 拍片
說回規格,GF2 採用 1210 萬像素 Live MOS 感光元件,和 GH2 一樣搭載全新的 Venus Engine FHD 影像處理器,除了讓 GF2 具有錄製 AVCHD(MPEG-4/H.264的)格式的 1920 × 1080@50i(PAL)全高清影片的能力,同時其三個處理器結構能進行高速的雜訊消減。此外,Venus Engine FHD 的 Intelligent Resolution 技術,可以自動偵測邊緣線條、紋理及輕柔的層次,令邊緣線條及細節紋理更為清晰,同時透過降雜訊系統令畫面更富有層次感。

▲拆除鏡頭後可以看到感光元件。

▲機頂具有拍片與 iA 模式專鍵,以及立體聲收音咪。


▲支援 1080i 拍攝 ▲可設定消除風聲、顯示音量等功能。
高清試拍:
▲大光圈鏡頭拍片,是否覺得人物好突出?
▲手動對焦拍攝
3 吋觸控螢幕
GF2 的另一大賣點,就是它配備了 3 吋輕觸式 46 萬像素 LCD,觸控操作在 DC 來說不是新鮮事,但在 GF2 來說卻別有意義;許多人買換鏡 DC 都因為愛上大光圈、淺景深,但實際拍攝時不少人都會出現容易失焦的情形。雖然人面對焦技術已幫到許多,但拍攝其他事物時卻顯得有難度。當配合 GF2 的觸控螢幕,用家只點按螢幕任何一點,相機就會立刻對焦拍攝,整個過程相當迅捷,有如用觸控手機影相般簡單。如此一來,用家可以專心於構圖,完成後一點就可以拍出清晰相片。

▲採用 3 吋 46 萬像素觸控螢幕。


▲黃色 icon 為啟動 touch shutter ▲調教光圈快門時會顯示刻度。


▲拍攝模式介面 ▲最高感光度為 ISO6400。


▲我的色彩介面 ▲場景模式介面


▲支援 23 點自動對焦。 ▲選單以圖形顯示。


▲以分頁顯示不定設定。 ▲內置超聲波除塵系統,可清理感光元件功能。

▲支援簡單的後期處理。
iA 模式自訂景深
Panasonic 相機自然少不了 iA 智能拍場景模式,除了依據現場拍攝環境,自動切換不同的場景模式外,它新增了觸碰柔焦功能,只要點按螢幕右邊的散景 icon,螢幕下方就會出現一條景深 bar,拖動就可以控制景深的深淺,操作簡單易明。

▲拉動橫條就可以調節景深。
自訂 Q.Menu 夠彈性
至於實際操作使用,先說說那片觸控螢幕;老實說,筆者個人是偏好實鍵,快捷鍵再多一些也無妨,一開始拿上 GF2 操作,老是點按螢幕會有點不習慣,另一個原因是它的觸控螢幕採用電阻式面板,瀏覽相片是翻頁是還好,但點選操作之類總覺得不太就手。不過當熟習 GF2 的操作後會發現,除了觸控的 Q.Menu 可以隨個人喜好自訂快捷鍵的的排列外,當選好了拍攝模式,大部分拍攝操作還是可以透過實際來完成。

▲可以自訂快捷鍵的排列次序。
實際拍攝一樣便捷
首先 GF2 具有可按式轉輪設計,在手動模式中可以簡單地調整和切換光圈、快門,在光圈、快門先決模式下,則可以調整光圈 / 快門和切換為曝光補償,至於比較常用的 ISO、WB 等也有十字鍵設計,即使 Q.Menu 也可透過實鍵來操作,基本上未有甚麼不便的地方,在拍攝時要用到觸控的,只有 touch shutter 那一下罷!換言之,觸控螢幕除了有趣,也未有讓進階用家帶來任何不便,只有加分的印象。

▲可按式轉輪令操作更方便。

▲十字鍵分別可開啟不同設定,較可惜的是沒有 AE/AF Lock 熱鍵。
另外要說的是,雖然這片螢幕支援 60fps 顯示實時影像,在拍片時相當便利,但 46 萬像素總讓人覺得稍稍有點不足,如果能提升到的話會更完美。當然,這只是使用福倫達那支 F0.95 鏡頭,一直用大光圈手動對焦,才會驚覺到螢幕像素的重要。
對焦速度極快
實際拍攝,最值得一讚的自然是對焦系統,它聲稱具有 0.2 秒的自動對焦速度,只比 GH2 的 0.1 秒稍慢,而拍攝時無論順光、逆光、甚至昏暗的環境,都能迅速作出反應,準確對焦,比起大部分換鏡 DC 都來得快速。而長時間開啟電源拍攝,機身也未有明顯發熱的情形。電量方面,它內置了 1010mAh 電池,筆者一整天拍攝了約 300 張相片,電池快要耗盡,和官方所說的 300-320 張頗接近。雖說不上超長氣,但還算可接受,如果帶去短途旅行的話,還是多帶一顆電池比較穩當。

▲彈出式閃燈設計,同時熱靴支援連接電子觀景器。

▲HDMI 與 AV out 端子置於機側。

▲閃燈開啟後位置較高,即使接駁長鏡頭也不會擋到閃光。

▲像 E-PL1 一樣,用家可以自行扳起閃燈玩跳燈。

▲機底顯示為日本製造。
至於單鏡套裝的 14mm F2.5 鏡頭,它採用 5 組 6 片(3 片非球面鏡片)的結構,相等於 35mm 格式的 28mm 焦距,雖然不是超廣角,但旅行拍攝風景還算是方便。由於是廣角鏡頭,加上 18cm 的對焦距離,用慣 DC 的用家在微距拍攝時就顯得有點難度。不過由於具有 F2.5 光圈,可以表現一定程度的淺景深效果。

▲14mm F2.5 餅乾鏡相當小巧。

▲鏡頭同樣是日本製造。
風格色調:
▲正常
▲生動 ▲復古
▲純淨 ▲優雅
▲劇院 ▲黑白
▲動態 ▲剪影
試拍:
(搭配 14mm F2.5 鏡頭拍攝)
▲1/2500s, f4.5, ISO400
▲1/1250s, f8.0, ISO400
▲1/400s, f2.5, ISO100
▲1/80s, f2.5, ISO800
(搭配 20mm F1.7 鏡頭拍攝)
▲1/60s, f1.7, ISO320
▲1/60s, f1.7, ISO160
▲1/100s, f1.7, ISO100
▲1/60s, f1.7, ISO200
(搭配 25mm F0.95 鏡頭拍攝)
▲1/125s, f0.95, ISO200
▲1/100s, f0.95, ISO3200
▲1/400s, f0.95, ISO400
總結:
瘦身成功的女朋友二號,無論外型和操作都頗予人驚喜,實際拍攝上對焦速度夠快、成像表現不錯,一貫 Panasonic 日光下鮮艷的藍、綠色調,頗為討喜。雖然感光度在 ISO1600 以後實用性較低,使用自動對焦拍片時會有輕微來回對焦的情形,但整體來說可挑剔的並不多。
這樣說來 GF2 是否值得入手呢?$5990 單鏡裝的售價,其實不算貴,只是許多想購買換鏡 DC 的用家,都想體驗前清後濛的散景效果,若果淨機身 $4990 另加售價 $3390 的 20mm F1.7 餅乾鏡,就要 $8380 了。當然,既然玩換鏡 DC,自然不可能只用一支鏡頭侷限拍攝,大家可以考慮清楚先搭配哪一款鏡頭,日後再逐步入手吧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