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ny Xperia S 介紹及實測系列
. 手機介紹
. 發佈會報導一、二
. Video 精選
. 設計師專訪
. 實測一 : 千二萬相機試拍
. 實測二 : 外型 + 屏幕質素
. 實測三 : 效能及 UI
以 SONY 品牌登場的 Xperia ,不僅外型簡潔時尚,極具日系風格,手機規格方面目前也躋身高端手機行列,包括有 1.5GHz 雙核處理器、1GB RAM / 32GB 存儲空間、720p 高清屏幕以及 1200 萬像素 Exmor R 背照式相機。ePrice 有幸全港獨家拿到真正掛 SONY 標誌的 Xperia S, 等大家睇清睇楚。
▲ Xperia S 是 SONY 回歸手機界後的首款作品,也是全新 NXT 系列的第一炮,所以有著很重要的意義。從 Xperia S 開始,以後就不會再有 Sony Ericsson 品牌的手機推出了,Xperia S 算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款機型。
▲ 手機一共有黑、白兩種顏色。
簡潔利落外型設計,有防污塗層
由 SONY 操刀設計,Xperia S 的外型較之前的 arc 風格上更加日系范,儘管同樣是直板全觸屏機身,但是 Xperia S 外型看上去會更加的簡介利落,正面看方方正正,背面卻依舊保留了弧形曲線設計,可以讓手機很自然的貼合使用者的手掌。手機做漂亮了都很怕髒,因此索尼還在 Xperia S LT26i 塑料外殼表面加上了一層防污感光塗層,就算手機弄髒了清潔起來也很容易。
▲ 手機正面的樣子方方正正的,四個邊角經過圓潤化效果處理。屏幕面板並未改成白色,所以與 X10 的全白機身有點差別。
▲ 側面看手機還是挺美的,很有日繫手機的風格,屬於一見鍾情的類型。
▲ 機背有加入弧形曲線設計,與 X10 機背設計類似,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可以更好的貼合用戶的手掌,掌握起來會更舒適。
隨著屏幕尺寸的增加,Xperia S 的個頭要比 arc 大一些,重量為 144 克,厚度控制在 10.6mm,依舊屬於薄型。與其他品牌的 4.3 英吋機型差不多,Xperia S 單手掌握沒有任何問題,但單手很難做到完全操控手機,有些時候需要雙手配合一起用。
▲ 4.3 英吋屏幕算是常見的尺寸,單手掌握沒有問題。但由於屏幕下方多了透明帶部分的設計,所以機身比 arc 要長一些。
個性透明帶設計,可以充當來電呼吸燈
SONY 的設計工藝是業界數一數二的,回歸後的首款手機作品自然也會有突破性的設計,Xperia S 屏幕下方的透明帶就是其中的一項。仔細觀察會發現,透明帶不單單只是正面會有,它其實是機身的一部分,從正面可以通過透明帶看見背面的景物,而且當使用者操控手機時,透明帶也會發出純白色的燈光,非常地獨特、引人注意。透明帶另外一個功能是可以充當來呼吸燈,當有電話打進來時,透明帶的燈光就會有節奏的閃爍,就算手機調成靜音模式後也可以透過燈光來發現新的來電,之前有用過 SE 實體按鍵機型的朋友應該不會覺得陌生。
Xperia S 透明帶下端部分其實是放置手機天線模塊的地方,所以細看透明帶內部有網狀線條,其實那個是用來連接天線模塊的電路線,並非是單純為了好看的裝飾品哦!
▲ 屏幕上方設置了很多部件,從左至右分別是:手機狀態顯示燈、距離感應器、條形狀聽筒以及 130 萬像素前置鏡頭(支持 720p 錄像)。
▲ 在沒見到真機之前,一直誤以為透明帶上的三顆功能鍵圖標是實體按鍵,但實際卻並非如此。真正的功能鍵是透明帶上端的三顆小點點,它們才是三顆觸控式功能鍵,透明帶上的圖標只是起提示作用,大家記住以後別搞錯了哦。
▲ 透明帶其實算是手機機身的一個組件,類似透明的玻璃,可以看到手機背面的景物。
▲ 當手機屏幕點亮時,透明帶也會亮起發出純白色的燈光。
▲ 背面一樣可以透過透明帶看到對面屏幕上的圖標。
▲ 在光線偏暗或夜間環境下,透明帶髮出的純白色燈光非常地搶眼,如果有電話打進來,透明帶搖身一變成了來電提醒呼吸燈。
▲ 透明帶變身呼吸燈的影片,大家可以看看實際的效果如何。
好用的實體快門鍵,電池不可以更換
為了讓手機設計的更加輕薄、一體成型,索尼也將時下很流行的內置電池及 microSIM 卡(俗稱小卡)設計引入到 Xperia S 身上。所以大家會看到 Xperia S 的後蓋是可以取下的,但是卻無法更換電池,這樣的設計似乎有點多此一舉。SE 表示不想讓手機側面有太多的接口,所以將 microSIM 卡槽設在了機背,也因此後蓋必須要設計成可拆卸設計。小編個人不完全同意工作人員的說法,我個人覺得 microSIM 卡槽大可設置在機身左側,索尼之所以要這樣設計,很大可能是因為機背有 10 個影響美觀的螺絲,後蓋其實是一塊「遮羞布」。
▲ 機身左側設有充電/傳輸兩用 micro USB 接口。
▲ 為了保持手機的簡潔設計,接口還加上了防塵保護蓋。
▲ 右側設有實體快門鍵、音量調節鍵以及 HDMI 接口(micro HDMI)。
▲ HDMI 接口同樣加上了防塵保護蓋。
▲ 實體快門鍵微微凸出一些,按鍵面積也還算大,按起來好舒適的。
▲ 3.5mm 耳機接口及電源鍵設在了機頂。
▲ 底部有掛飾孔以及聽筒,手機的天線模塊也設在底部。
▲ 機背上 1200 萬像素背照式相機、LED 補光燈、喇叭、降噪麥克風一字排開。
▲ 很清爽的拍攝界面,手機除了可以透過實體快門鍵對焦拍照外,也支持觸控對焦、臉部識別。
▲ 大家熟悉的小綠球依舊保留。
▲ 拆下背蓋看看,用的塑料材質,韌性還不錯,不易折斷。
▲ 背蓋可以拆下,但手機無法更換電池,1750mAh 內置電池官方給出的數據是有最長 510 分鐘通話時間;450 小時待機時間。續航這塊沒有時間來測試,按照手機的規格配置,估計正常使用最多也就 2 天的樣子。
▲ 拆下背蓋後才能見到 microSIM 卡插槽,個人覺得機背的空間足夠大,完全可以用回 SIM 卡,這樣可以免去使用者更換小卡的麻煩。
4.3 英吋 720p 無縫貼合屏,Bravia Engine 技術加持
Xperia S 另一大看點是靚麗的屏幕。這次 不但SONY 將屏幕尺寸增加到 4.3 英吋,分辨率也躍升至 720p 高清級別(1280 x 720 像素),並同樣索尼 Bravia Engine 影像技術。另外,Xperia S 的屏幕還是一塊無縫貼合屏,no air gap 無空氣層的屏幕玻璃設計可以讓畫面更加的清晰。為了能更加直觀的瞭解 Xperia S 高清屏的顯示水準,我們請來三星 Galaxy Note(1280 x 800 像素)/ Galaxy Nexus(720p 屏幕)兩兄弟做個顯示效果的對比,下面的對比照片都是相機拍攝出來原圖(只做過圖片大小剪切),而且三款手機的亮度都調至最高。
▲ 4.3 英吋屏幕分辨率躍升到 720p 級別,並且還用上了 Bravia Engine 影像技術,具備高達 342dpi 的細緻顯示能力。另外,屏幕面板還具備防刮花能力。
▲ 屏幕可視角度都還算理想,但好與不好要比比才知道,相比三星的 Super AMOLED 面板,TFT 面板可視角度偏差的短板就暴露了出來。
▲ 屏幕效果對比原圖,點擊可查看大圖。
▲ 以上八張對比圖片中,中間是 Xperia S ,屏幕最大的是 Galaxy Note,小一些的是 Galaxy Nexus。點擊可查看原圖。
▲ 屏幕效果對比原圖,點擊可查看大圖。
▲ 以上四張對比圖片中,中間是 Xperia S,屏幕最大的是 Galaxy Note,小一些的是 Galaxy Nexus。點擊可查看原圖。
▲ Galaxy Nexus(左)與 Xperia S (右)屏幕效果對比,Galaxy Nexus 採用 Pentile 子像素排列方式,所以畫面會有細微的毛邊情況。
▲ Xperia S (左)與 Galaxy Note(右)屏幕顯示效果對比,Galaxy Note 也是採用 Pentile 子像素排列方式,所以也會存在一點點的毛邊情況。
從實際的對比效果來看,採用 TFT 材質面板的 Xperia S 可視角度明顯不及 Super AMOLED 面板的 Galaxy Note / Galaxy Nexus,側面看畫面顏色會減淡很多。不過 Bravia Engine 影像技術也不錯的,正面的畫面對比效果完全不輸三星兩兄弟,只是色調方面 Xperia S LT26i 偏暖一些,三星兩兄弟偏冷色調。
小結
外觀部分的介紹就此告一段落,接一下還將送上系統性能評測篇,大家記得留意咯。單從外型設計及屏幕表現來看,Xperia S 的確好有睇頭,方正中帶有曲線柔美設計的簡潔機身,搭配 4.3 英吋 720p 高清觸控屏,相信第一眼就會被很多人相中。而機背的設計,雖然少了 arc 的弧線美,但弧形設計的背蓋也很有特點,至於你喜不喜歡可能就是個人審美方面的差異決定了。
當然,Xperia S融入了 SONY 元素的全新設計風格也有一些不太完美的地方。譬如,透明帶上鐫刻的三顆功能按鍵圖標,很容易誤認為是實體按鍵,而真正的三顆觸控式功能鍵圖標太小(只是一個小點點)而且沒有背光燈,按錯的機率真的好高的。
最後送上 SE 當下最熱機型 Xperia arc S 與 SONY 回歸首作 Xperia S的對比照片。
Sony Xperia S 介紹及實測系列
. 手機介紹
. 發佈會報導一、二
. Video 精選
. 設計師專訪
. 實測一 : 千二萬相機試拍
. 實測二 : 外型 + 屏幕質素
. 實測三 : 效能及 UI